四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寂一冬的牡丹江逐渐苏醒过来,奏响春日的盛大序曲。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项目在“以大代小”改造升级后,迎来了“新生”——在总装机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年发电量翻三番,真是令人振奋!
可以说,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场的故事是中国风电的缩影。早在20年前,这里便是中国风电产业从商业化探索向规模化建设转型的重要地标。华电集团在黑龙江的优厚风力资源中,建成了全省首个兆瓦级风电项目。那时的原始设备,采用的是进口的25台单机容量仅1.3兆瓦的风机,经过17年的风雨,设备老化,发电效率大降,显然已经到了退役的临界点。
经过一番蜕变,2024年12月,三一重能为其量身打造的3台9兆瓦风电机组成功入驻,更大叶轮直径的设计,使得捕风能力和发电水平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大招来了:原本的30台小风机将被5台10兆瓦的巨无霸机组取代,风机数量减少了85%,土地资源得到了极大的节约,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愈加明朗。
作为黑龙江华富风力发电穆棱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主任靳先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升级改造后的升压站实现了全面数字化管理,新的风电机组轮毂高度达到了140米,年发电量达到了2.4亿千瓦时,几乎提高了三倍!这是一次突破性的升华,令人倍感兴奋!
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项目不仅是设备的更替,更是中国风电行业一个时代的转折。从依赖进口到如今具备完整的产业链,非但让人自豪,也让我们看见了未来的希望。试想,如果这样的技术改造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那将对风电行业带来何等的激荡?为此,在黑龙江省,推动这种“以旧换新”的改造政策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2024年1月,黑龙江省发改委发布了《2024年度黑龙江省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那些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机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进行技术改进。这样的政策,意味着风电市场“以大代小”的改造势头,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爆发期。
而对于更多的电力从mile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业者来说,2023年国家能源局推出的《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也为这一目标铺平了道路。它们互为支撑,开创了风电发展的新篇章,让人心潮澎湃。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项目成功落地,未来的风电场将更加高效、环保。
穆棱十文字项目的成功,不仅是电力行业转型的典范,也是社会对绿色能源依赖加深的一个缩影。国家的政策导向、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行业内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着风电行业向前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风电机组将不仅仅是发电工具,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一个配件的改良、每一款机组的升级,都是在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清洁和美好的明天。风电成功的背后,是各领域力量的联合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