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米乐未来科技领航者

米乐m6:江苏盐城:向海争风绿能破浪-米乐m6p平台

最新动态News Center

了解我们的创新成果和市场趋势,保持与行业最前沿的联系。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米乐m6:江苏盐城:向海争风绿能破浪

时间: 2025-07-19 点击数:

  2025年7月,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该项目最远点离岸距离达85.5公里,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建设的纪录。整个项目预计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约110万个家庭全年用电需求。与此同时,在盐城射阳港,5000亩海上风电产业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滨海港区,清洁能源构建起零碳生态系统……

  7月7日,由三峡发展公司联合体大丰海上风电监理部承监的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目标,作为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由4个场址组成,安装98台风电机组,配套建设3座海上升压站,总装机容量800兆瓦。深远海风电开发面临多重技术挑战。离岸距离越远,海况越复杂,施工难度越大,对装备技术和运维能力的要求也越高。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为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盐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正重点攻关“海上风电直流输电”“海上风电耦合制氢”“近海漂浮式光伏”等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推动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探索建设海上风电试验场,推动低碳负碳零碳建设。

  盐城市政府印发的《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里提到:到2025年底,全市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050万千瓦左右,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列全球城市首位,全力打造“世界海上风电之都”。

  盐城的底气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全市海岸线绵长,海域广阔,风能资源丰富。在射阳县,103公里海岸线平方公里海域蕴藏的风能规模占江苏省近五分之一。“科学有序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打造千万千瓦级近海和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基地”,方案中的表述彰显了盐城的战略目标。射阳、滨海、大丰等地的百万千瓦级示范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从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到风场开发、工程安装和运维服务,产业链条日益完善,远景能源等龙头企业在射阳已形成规模化产能,推动盐城海上风电产业形成全链条布局。

米乐m6:江苏盐城:向海争风绿能破浪(图1)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图片来源/风光储网

  盐城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的通知》提出:推动沿海滩涂及近远海两大海上风电开发基地、光伏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以中海油LNG项目为龙头,探索风电、光伏、冷能、氢能等多种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上综合能源基地。

  也就是说,盐城正计划研究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可行性,探索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新路径,探索多能转化应用场景,打造区域绿色氢氨醇生产贸易加注中心。到2030年,盐城将初步建成以海上电力枢纽为核心,兼具制氢加氢、海洋牧场等多种功能融合开发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

  大丰海域内,85.5米高的风电机组与漂浮式光伏矩阵交相辉映,风机叶片转动产生的电流,通过直流微网直接输入电解槽分解海水——盐城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岛,正将波涛转化为绿氢,输送至岸基合成绿色甲醇工厂,运用“海上风电+制氢”“海上光伏+制氢”等创新模式,推动绿氢产业发展。根据规划,在风电场间隙水域铺设漂浮式光伏板,利用海域空间叠加发电效率,大丰项目预计可实现28.8亿千瓦时年发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8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9.4万吨、减少烟尘排放92.1吨。

  在产业培育方面,盐城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母基金,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并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到2025年,盐城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将突破2000万千瓦;到2030年,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450亿千瓦时。

  盐城通过集成海上风电、光伏、氢能、冷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构建了“多能互补、循环利用”的零碳生态系统,其能源已深度应用于工业制造、绿色化工、冷链物流、社区生活等多场景,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链条。

  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米乐m6科技平台园,中车风电叶片工厂的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达1400万千瓦时,覆盖工厂30%的能耗。车间内智能系统实时监控碳排放,周边路灯通过风光储一体化供电,实现生产全程“绿电直供”。“目前我们的一二期工厂均已建设屋顶光伏,年发电量平均可达1400万千瓦时,基本实现了自发自用。”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肖军说,仅靠此一项工厂每年就能减少碳排放约3000吨。

  一座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矗立在海边,叶片带着轻盈的节奏随风翩然旋转;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在盐城,除了服务产业发展,清洁能源正在走入生活中的更多场景。在射阳县一个名为“零碳社区”的企业员工生活配套服务区域内,几乎所有的生活场景,都可以实现绿电直供,在这里,集成光伏建筑、光储充车棚及风光储路灯,年发电250万度,满足3500名居民全部生活用电,余电还可上网。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通勤需求,产业园还配备了一辆科技感十足的“零碳巴士”。全车长30米,双车头,特别的是它可以通过车顶光伏、绿电充能、电池储能等方式确保车辆运行。借助车载传感器,巴士能够精准地行驶在既定的“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更加便捷环保。

米乐m6:江苏盐城:向海争风绿能破浪(图2)

  当海风掠过黄海滩涂,大丰海域的风机与光伏矩阵正将自然的能量转化为氢能,通过管道与船舶输向工业与交通系统。这里没有单一的能源革命,而是通过电、氢、冷、储的循环共生,书写着零碳发展的系统答案。随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通航工程开工,这条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黄金水道”,将成为绿色燃料溯流西进的大动脉,推动盐城从“风电之都”迈向“绿色能源枢纽”。

  资料来源:风光储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盐城发布、射阳发布、美丽江苏、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