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海上风电行业是指在潮间带、近海海域等主要区域建立风力发电设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海上风电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作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预计未
海上风电行业是指在潮间带、近海海域等主要区域建立风力发电设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海上风电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作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同时,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海上风电成本下降、风机大型化等因素驱动装机量持续提升,海上风电迎来了快速增长期。据中研普华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347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609万千瓦。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体现了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反映了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
从累计装机容量的角度来看,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2016年的162万千瓦增长至2023年的3470万千瓦,海上风电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也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密不可分。
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3795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将增至755万千瓦。这一预测表明,海上风电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2024-2029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2024-2029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风机大型化是海上风电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海上风电风机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有效提高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风机的单机容量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所有吊装的海上风电机组中,5.0MW及以上机组占比达到58.8%,比2020年增长了约29个百分点。而到了2023年,海上风电场的大规模开发需要更大型的机组,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全国产化风电机组。
风机大型化不仅提高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率,也降低了度电成本,为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本下降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推进,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为平价上网提供了可能。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海上风电在技术研发、工程建设和运营等方面取得进步,海上风电项目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建设成本约为2968美元/kW,与2010年相比下降33.69%。经初步统计2021年海上风电建设成本进一步下降至2857美元/kW。
然而,中国近海风资源相较于欧洲国家差,单机容量较国外平均单机容量小,关键零部件产米乐智能科技能受限、安装施工设备限制等因素限制着中国海上风电成本的下降。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进一步推进,海上风电的成本有望继续下降,为平价上网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上海电气、金风科技、明阳智能、湘电风能、太原重工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实力和水平。
从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来看,截至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制造企业共13家,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整机企累计装机量前五为:电气风电、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装和中国海装。排名第一的电气风电累计海上风电装机量占我国总装机量比重的34%。
从新增装机容量的角度来看,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2023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最高的风电制造企业为金风科技,新增装机量领跑行业。
中国海上风电的区域竞争格局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目前,海上风电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这些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海上风资源和良好的港口条件,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海风大省已规划/核准项目的开工建设,塔架管桩环节有望直接受益,随后是海缆环节最为相关。产业链零部件企业也将受益于海风建设提速和海外市场拓展的需求提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中国海上风电的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未来,海上风电将向着更深海域、更大容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电价体系的建设将加快。这将有助于推动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和规模化发展。未来,海上风电的上网电价将逐步与陆上风电和火电等传统能源接轨,为海上风电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系统将向着智慧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海上风电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同时,智慧化和信息化的能源系统也将为海上风电的并网和调度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结合各省市“十四五”海上风电开发目标与GWEC预测,预计2027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739万千瓦左右,2022~2027年复合增速20%。同时,预计到2030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涉及总投资约2.6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海上风电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欲了解海上风电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